教练、校长共话校园排球发展“秘诀”

857体育赛事直播 新华网 解冰昕 2025年04月25日 16:36

  篮球日报北京4月25日热讯(记者王镜宇)“我们的教练员不仅要负责队员运动水平的提高,更要参与到队员的日常文化学习中。我们的训练场备有课桌椅,没有完成功课的队员来了之后要先做作业。”

  24日下午,在北京景山学校举行的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会员单位研讨会上,南京玄武中学男排主教练张晶晶如是说。

  图为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会员单位研讨会现场

  玄武中学男排曾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佳绩,而张晶晶在发言时着重讲的是抓队员文化学习的诀窍。据张晶晶介绍,学校对于排球队里学习能力较强的队员按照文化成绩自然分班,跟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对于有薄弱学科的队员,校方会在相应学科的课程时间段给他们开小班“补课”;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学校为他们设计适应体育单招考试要求、只上4门课的方案,还会在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为他们组织排球项目单招测试的专项训练。据张晶晶统计,近十年学校排球队毕业了59名同学,毕业后全部就读大学本科专业,其中超过半数的同学进入了双一流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排球队总教练潘婷介绍了该校既重视普及又重视提高的“双轨”发展模式。

  育新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以排球为特色,让排球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小学每周开设两节排球课,以游戏化教学、简化比赛等手段培养兴趣,实现“班班有球队、人人会垫球”。在初中阶段,每学年设置两个排球进阶单元,纳入体育中考备考体系,最近4年80%的学生选择排球作为中考项目,满分率超过96%。在高中阶段,学校开设排球模块课(必修)与排球选修课(如裁判知识、志愿服务),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资料:图为育新学校排球队参加比赛

  在提高方面,学校构建了覆盖小学至高中的“金字塔式”排球校队梯队。小学一年级通过身体机能测试、基础机能评估和试训选拔组队,二年级设立后备人才队,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组建男、女各一支校队。在初中阶段,学校采用校内直升方式保留队员,组建男、女各一支校队,纳入小初高一体化排球人才培养计划,确保生源稳定性。初中升高中时,学校通过“特长生+贯通培养”模式组建男、女各一支队伍。最近3年,育新学校向北京队输送了4名专业运动员,其中1人入选国家少年队。

  潘婷分享说,育新学校执行校长赵玉峰是专业球员出身,她提出了“让每一位排球特长生都有清晰发展方向”的目标,并且牵头为学生制定“一人一策”的升学方案。从初中阶段开始,学校为每位队员建立“升学档案”,记录训练成绩、比赛荣誉、文化课排名等数据。每学期末,赵玉峰主持召开“升学规划会”,结合骨龄预测报告、运动能力评估及学业表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升学方向给出建议。

  黑龙江铁力一中副校长李袁名介绍了学校对于排球项目的支持力度,这所最近两年5次夺得全国中学生赛事冠军的排球名校不仅有每年100万元的财政预算,还有重大赛事奖励机制,同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构建了由5名专职教练员、1名体能教练和1名运动康复师组成的教练团队。迄今为止,铁力一中女排已培养出了王艺竹、朱航霆、路晶等国家队、国青队和专业队球员。

  浙江长兴少体校校长习双兵讲述了学校在体教融合以及吸引生源方面的一些妙招。比如,针对校内20%以上来自外省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减免食宿费、报销假期路费等优惠待遇。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体校与教育系统的普通学校合作开班,小班化教学,提升了学生文化成绩以及家长的满意度。体校每年还安排近4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在晚间给孩子们补课。此外,体校还积极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拓宽学生们的升学渠道。

  山东单县一中副校长、排球队总教练樊董伟在研讨会上呼吁,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进程中,应不断完善青少年排球赛事体系,为中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比赛的机会。他说:“要充分激发和调动青少年参与各等级排球赛事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赛场上尽情感受排球运动的魅力,为体育强国建设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

  北京景山学校是这次研讨会的东道主,今年也是景山学校排球队建队50周年。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秘书长、景山学校副校长刘洋表示,组织这次研讨会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交流机会。

  他说:“我们是教育界中的体育人,要为培养体育拔尖人才破题开荒。同时,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创建工作中,我们不能只关注重点队员,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要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引路’。”

  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竞赛部主任赵兴说,基层教练、校长的发言让他很受启发,期待大家一起开创校园排球的辉煌未来。

上一篇:国际篮联:亚洲是三人篮球发展的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